您当前位置:景德镇市皮肤病医院-景德镇六院 >> 新闻动态 >> 浏览文章

以温暖与责任筑牢医患之桥

时间:2025年08月20日信息来源:本站原创 点击:

  在市皮肤病医院皮肤科住院部,主任曾水平的白大褂背影已在临床一线伫立了21年。从2004年毕业那天起,这位皮肤科专家就把“医者仁心”四个字刻进日常,用两万多个日夜的坚守,写下对生命的郑重承诺。

以温暖与责任筑牢医患之桥

  重症救治是住院部的常态,曾水平总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。不久前,120急救车送来一位病情危急的患者,因病情复杂涉及多系统并发症,其他科室犹豫接手时,曾水平没有丝毫迟疑:“作为医生,这就是我们的本分。”他带领团队连夜制定方案,当第二天查房时看到患者肿胀的皮肤开始消退、精神状态明显好转,那份“被需要”的成就感,成了他步履不停的动力。

  “技术是骨架,关怀是血肉。”这是曾水平常挂在嘴边的话。在他看来,医患间的信任比任何处方都重要。“现在有些患者觉得‘到医院就必须治好’,一旦未达预期容易有情绪。”遇到这种情况,曾水平总会拉把椅子坐在病床边,用通俗的语言把病情局限、治疗逻辑掰开揉碎讲清楚,“提前说透,让患者感受到关心,多数人都会理解。”对他而言,医生的责任不仅是开方治病,更是用真诚搭起心与心的桥梁。

  曾水平的上班时间从没有“8点”的界限。每天清晨7点半,当多数人还在通勤路上时,他的身影已出现在病房;上午拖班更是常事,遇上从鄱阳、婺源等周边地区赶来的外地患者,一定会等到他们到了才结束接诊。“他们赶路一两个小时,我们多等半小时,就能让他们少跑一趟。”曾水平说这话时语气平淡,可这样的“额外付出”,在门诊与住院部的轮值中早已成了习惯,二十一年从未改变。

  21年从医路里,曾水平也有过迷茫时刻。面对情绪激动的患者、不合理的投诉,他也曾在深夜怀疑过自己的坚持。“但转头看到大多数患者康复后感激的眼神,收到他们特意送来的锦旗,就觉得值了。”他总说,医学本就是需要奉献的职业,“选择了这条路,就做好了为患者多扛一点的准备。”每当自己的方案能帮患者减轻痛苦,所有的委屈和疲惫都会烟消云散。

  为患者算好“经济账”,是曾水平的另一份坚持。遇到经济困难的患者,他会在治疗方案上反复斟酌:“A方案疗效稍好但贵,B方案可靠又便宜,那就选B。”不必要的检查坚决不开,能减免的费用主动申请,哪怕患者家境不错,他也坚持“不多花一分冤枉钱”。在曾水平心里,医生的价值从来不是开了多少贵药,而是有没有真正站在患者角度着想。

  “做个温暖的医生,帮患者少点痛苦、少点负担。”这句简单的话,是曾水平从医路上最坚定的方向,也是一位医者对生命最郑重的承诺。